日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类专业临床教学师资培训班举行2024-2025年度教学表彰活动。我院凭借卓越教学表现,再度荣获 “优秀教学基地” 称号,系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这既是对我院教学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我院在医学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不断进取的有力见证。与此同时,孙莱莱、张倩、马燕燕三位带教老师获 “先进个人” 称号,为医院教学荣誉再添光彩。
▲左三:常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顾慧丽
我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南京以外设立的第一所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长期以来,医院高度重视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始终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任务,构建 “党建引领、五育融合” 育人格局,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
教学设施 智慧升级赋能实训创新
医院着力构建“硬件+实训”双轮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引进M55体格检查模拟人、无线智能气道评估管理考核模型等国际领先的技能实训设备,建成集智能化、场景化于一体的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另一方面打造全国首个“沉浸式”智能模拟中药房,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还原中药调剂全流程,年开展中药识别、方剂配伍等专项实训超50场次。依托先进的实训平台,医院年均组织中医技能培训10000余人次,覆盖针灸推拿、急诊急救、中药、护理操作等67余项核心技能,实现“设备升级-场景优化-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
研究生教育 质量双升培育科研新锐
面对国家研究生教育扩招政策,我院主动出击,通过优化导师遴选机制、拓展招生渠道,推动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扩张。目前,医院已形成由35名硕博导师组成的高层次师资梯队,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0名。2025年,医院共招收硕博士研究生74名,创历史新高,在培研究生总数达210余人。
床边班教学 多维融合打造实践课堂
床边教学规模持续扩大,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多元。目前,医院承担中医五、中医八、全科三个专业的床边班教学任务,课程设置涵盖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16门课程,已累计培养中医学专业、全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生238人。
中医传承 技术推广与文化弘扬共举
医院积极开展中医传统技术传承工作,承担常州市基层中医药知识培训和中医适宜技术基层推广任务。编制培训操作手册,拍摄教学视频,共开展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师资及学员培训216人次。同时,医院承担江苏省西学中人才培养项目常州班,目前已培训80人次,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际认证 急救培训彰显公益担当
医院6位老师接受AHA导师培训并全员获得“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导师课程证书”,AHA培训学员共计102人次,“常州市中医医院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正式挂牌,彰显了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再度荣获 “优秀教学基地”,对医院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未来,我院将以此为新起点,深化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中医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中医药人才、助力“健康常州”建设贡献更大力量。